新聞中心首頁
入冬以來,市圖書館迎來了閱讀熱潮,不少市民選擇在圖書館里看書、學習。有讀者美其名曰“秋收冬藏”,到圖書館看書就是他們“冬藏”的方式,為心靈“充電”。
12月24日一大早,記者走進市圖書館,一樓大屏幕上顯示在館人數256人。剛進大廳,一股暖流撲面而來,走進文學借閱室、報刊閱覽室等,感覺暖和和的。原來,為了在冬季給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從10月份開始,該館對供暖設施進行了維修、更換、升級。該館還免費提供Wi-Fi上網、熱水,自習座位配置充電口等,力求為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環境與學習體驗。
讀者張雨涵說:“我常來圖書館閱讀、借閱圖書,除了感到很溫暖外,這里的消毒機也讓我對借來的圖書非常放心。”
在市圖書館,讀者的“主旋律”就是閱讀。記者看到,這里除了豐富的文學書籍外,還有最新出版的各種雜志,它們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讀者。
我市青年作家杜永利說,他是市圖書館的常客,近期閱讀了作家東西的《天空劃過一道白線》、王手的《尋找相靠佬》、李琸的《我有一片戈壁》、朱強的《地址簿里的日常》。反反復復閱讀,就變成了自身的能量。他撰寫的6000字散文《湖邊的抒情》榮登2024年第9期《人民文學》。“這就是圖書館對我的滋養。”他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也是不少老年人的“精神樂園”。一些老年讀者自帶小本,邊看邊抄寫,那“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動。
為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該館最近增設了200部網絡文學,包括《慶余年》等。
一抹書香點亮一座城。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入冬后,該館日均接待人數在1500人次。為了讓讀者免費享受更多的優質文化服務,該館將開展義寫春聯、送元宵、電影展播、經典誦讀等活動。
記者 趙改玲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蔡 歡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馬 麗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入冬以來,市圖書館迎來了閱讀熱潮,不少市民選擇在圖書館里看書、學習。有讀者美其名曰“秋收冬藏”,到圖書館看書就是他們“冬藏”的方式,為心靈“充電”。
12月24日一大早,記者走進市圖書館,一樓大屏幕上顯示在館人數256人。剛進大廳,一股暖流撲面而來,走進文學借閱室、報刊閱覽室等,感覺暖和和的。原來,為了在冬季給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從10月份開始,該館對供暖設施進行了維修、更換、升級。該館還免費提供Wi-Fi上網、熱水,自習座位配置充電口等,力求為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環境與學習體驗。
讀者張雨涵說:“我常來圖書館閱讀、借閱圖書,除了感到很溫暖外,這里的消毒機也讓我對借來的圖書非常放心。”
在市圖書館,讀者的“主旋律”就是閱讀。記者看到,這里除了豐富的文學書籍外,還有最新出版的各種雜志,它們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讀者。
我市青年作家杜永利說,他是市圖書館的常客,近期閱讀了作家東西的《天空劃過一道白線》、王手的《尋找相靠佬》、李琸的《我有一片戈壁》、朱強的《地址簿里的日常》。反反復復閱讀,就變成了自身的能量。他撰寫的6000字散文《湖邊的抒情》榮登2024年第9期《人民文學》。“這就是圖書館對我的滋養。”他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也是不少老年人的“精神樂園”。一些老年讀者自帶小本,邊看邊抄寫,那“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動。
為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該館最近增設了200部網絡文學,包括《慶余年》等。
一抹書香點亮一座城。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入冬后,該館日均接待人數在1500人次。為了讓讀者免費享受更多的優質文化服務,該館將開展義寫春聯、送元宵、電影展播、經典誦讀等活動。
記者 趙改玲
總值班:呂正軍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蔡 歡 |
編 輯:劉 佳 |
校 對:馬 麗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