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三向奔赴”——粵港澳大灣區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
更新時間:2024/12/12 9:28:51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廣州12月11日電 題:“三向奔赴”——粵港澳大灣區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

  新華社記者陳凱星、肖思思、田建川

  珠江入海,海潮涌動。

  12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重大跨海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飛架,天塹變通途;高鐵飛馳、公路網密布、世界級機場群四通八達……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有人說粵港澳大灣區徹底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正讓大灣區居民“心聯通”。何以“三向奔赴”?新華社記者走進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國際一流灣區尋找答案。

      “硬聯通”:天塹變通途

  伶仃洋上,煙波浩渺、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橋如同一條巨龍飛騰在湛藍的大海之上。

  自2018年10月建成通車以來,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落地,這座連接粵港澳三地的大橋不斷刷新車流量和客流量紀錄。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澳門單牌車日均通關量超4100輛次,香港單牌車日均近4200輛次,大橋出入境車流量單日最高超過2.2萬輛次。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并巡覽大橋。習近平強調:“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2024年6月30日,大灣區又一備受矚目的超級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開通。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強調:“充分發揮交通開路先鋒作用,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提供更好服務保障。”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跨江跨海通道不斷加密,有6條已經建成通車,分別是1997年通車的虎門大橋、2008年通車的黃埔大橋、2018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2019年通車的南沙大橋、2024年通車的深中通道和黃茅?绾Mǖ。另有3條分別是建設中的獅子洋通道、規劃中的蓮花山通道和伶仃洋通道。

  港澳居民探親返鄉之路更近、更順了。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5個香港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每3個澳門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說,從香港出發,驅車經過港珠澳大橋和黃茅海跨海通道,可更快抵達江門臺山市。

  近年來,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不斷提速,為灣區一體化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暢通了“大動脈”。

  在跨海跨江通道群之外,“軌道上的大灣區”正加速形成“1小時生活圈”。從廣州南站出發,乘坐廣深港高鐵只需48分鐘,就能抵達香港市中心的西九龍站。

  如今,大灣區城市群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不斷完善,已初步形成由國鐵干線、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組成的多層次交通網絡格局,在建和運營軌道交通里程已超過5400公里。

  今年5月,粵港澳大灣區最長城際鐵路貫通,形成了一條全長258公里的交通大動脈,自東向西連接了惠州、東莞、廣州、佛山、肇慶!奥每痛畛顺请H鐵路與地鐵一樣便捷,實現隨到隨走,無需提前購票,出行時間更加靈活!睆V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車服中心主任工程師張巧說。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正崛起世界級機場群。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有7座運輸機場,航線四通八達。今年11月28日,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機場整體運力將增加50%,每年可處理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噸貨運量。

  “三跑道系統啟用,將在進一步增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的同時,讓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國際的能力如虎添翼!毕愀蹤C場管理局(機管局)署理行政總裁張李佳蕙說。

      “軟聯通”:“一國兩制”新實踐

  來自澳門的首批大灣區執業律師譚曉紅已在廣州南沙執業兩年多時間了。成為大灣區律師后,她的業務更忙了,時常往返于廣州、珠海、澳門等大灣區城市。譚曉紅說,希望可以發揮自身所長,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

  “一國、兩制、三法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顯著特點。近年來,內地與港澳在經濟社會領域良性聯動、優勢互補、發展共促,但在司法領域,三地民商事領域的法律規則和司法實踐都存在差異。

  司法規則銜接的前提,是司法從業人員深度交流與合作。截至今年9月,已經有近500名港澳法律人士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書。他們往返于內地和港澳之間,不僅提供專業法律服務,也在不斷適應內地法律體系,融入本地生活。

  “近年來,內地與港澳司法協助、交流、研討、互鑒等活動不斷增多,有效促進三地增強法治認同、法治共識、法治互信!睆V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辜恩臻說。

  “灣區標準”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重要載體。2023年4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構建起“灣區標準”三地合作機制。

  目前,粵港澳以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點民生領域為切入點,已經共同公布了215項標準,涵蓋食品、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32個領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鄭文濤說:“我們以‘同一個灣區、同一個標準’為共同理念,不斷促進大灣區各類要素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灣區高質量發展。”

  2023年2月,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迎來了包括“港企貸”在內的30條金融改革創新舉措。

  “以前,我們在香港的公司經營記錄和信用記錄,無法用于支持在前海注冊的公司進行銀行貸款。”港順(深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尤尊尼說,公司是一家入駐前海的港資企業,“港企貸”給像它們一樣的港資小微企業,提供了一條跨境融資新渠道。

  今年11月,首批207名香港工程師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工程專業職稱評價,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寧漢豪說,首批試點工程專業的職稱評價順利完成,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專業人士的支持和關愛,也能讓香港的專才更好地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今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共同簽署協議,在金融、電信、建筑、旅游等領域,進一步降低或取消對香港服務提供者的準入門檻。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說,這意味著更多香港專業人士可在內地取得執業資格。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堅定依靠改革、開放、創新,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如今,從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領域到跨境金融、合作查驗等專業領域,從人才跨境往來、車輛跨境通行、數據跨境流通到政務服務跨境合作……粵港澳三地持續擴大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覆蓋面,逐步打通大灣區居民關切的難點堵點。

      “心聯通”:打造“優質生活圈”

  “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去中山泡溫泉,從香港出發一個小時到澳門,再轉車到珠海特區,再過關轉到中山,從香港到中山要走接近一天時間,現在我帶孩子去中山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說,粵港澳大灣區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年多來,大灣區不僅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更構筑了“優質生活圈”。

  走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務服務中心,156個服務窗口可辦理20個部門的998項政務服務事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服務局副局長邱潤華說,政務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辦事跑動次數,便利了澳門居民來橫琴就業、生活、創業。

  今年9月,澳門企業真健康(廣東橫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公司創始人張昊任表示,自2023年公司總部正式搬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后,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11月30日,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開通;浉蹆傻嘏普站茸o車可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點對點通關轉運至香港指定公立醫院。此舉將大幅降低患者轉運通關時間,減少患者在轉運途中的風險。隨著大灣區醫療融合加快,“北上就醫”的港澳居民也日漸增多。

  “當前,廣東攜手港澳,以灣區人民健康需求為導向,以塑造健康灣區為目標,以醫療、人才、藥械三聯通為抓手,同頻共振、主動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睆V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劉利群說。

  據介紹,今年以來,粵港澳三地不斷深化醫療服務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持續打造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中的“健康灣區”藍圖正在加快塑造成形。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競爭力和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2023年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5年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為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名。目前,大灣區研發投入強度超3.4%,研發經費投入、發明專利有效量、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

  隨著大灣區經濟、科技、文化、民生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正在不斷拓展新空間。

  目前,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超過34萬人次,融合發展、共建灣區已成為三地居民的普遍共識。三地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斷增強。

  展望未來,粵港澳定能攜手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國際一流灣區。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三向奔赴”——粵港澳大灣區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
    2024/12/12 9:28:51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廣州12月11日電 題:“三向奔赴”——粵港澳大灣區從“硬聯通”“軟聯通”走向“心聯通”

      新華社記者陳凱星、肖思思、田建川

      珠江入海,海潮涌動。

      12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重大跨海工程——黃茅?绾Mǖ勒酵ㄜ嚒

      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飛架,天塹變通途;高鐵飛馳、公路網密布、世界級機場群四通八達……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有人說粵港澳大灣區徹底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正讓大灣區居民“心聯通”。何以“三向奔赴”?新華社記者走進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國際一流灣區尋找答案。

          “硬聯通”:天塹變通途

      伶仃洋上,煙波浩渺、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橋如同一條巨龍飛騰在湛藍的大海之上。

      自2018年10月建成通車以來,隨著“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政策落地,這座連接粵港澳三地的大橋不斷刷新車流量和客流量紀錄。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澳門單牌車日均通關量超4100輛次,香港單牌車日均近4200輛次,大橋出入境車流量單日最高超過2.2萬輛次。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并巡覽大橋。習近平強調:“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

      2024年6月30日,大灣區又一備受矚目的超級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開通。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強調:“充分發揮交通開路先鋒作用,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水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提供更好服務保障!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跨江跨海通道不斷加密,有6條已經建成通車,分別是1997年通車的虎門大橋、2008年通車的黃埔大橋、2018年通車的港珠澳大橋、2019年通車的南沙大橋、2024年通車的深中通道和黃茅?绾Mǖ。另有3條分別是建設中的獅子洋通道、規劃中的蓮花山通道和伶仃洋通道。

      港澳居民探親返鄉之路更近、更順了。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5個香港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每3個澳門人就有1人祖籍江門。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說,從香港出發,驅車經過港珠澳大橋和黃茅海跨海通道,可更快抵達江門臺山市。

      近年來,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不斷提速,為灣區一體化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暢通了“大動脈”。

      在跨海跨江通道群之外,“軌道上的大灣區”正加速形成“1小時生活圈”。從廣州南站出發,乘坐廣深港高鐵只需48分鐘,就能抵達香港市中心的西九龍站。

      如今,大灣區城市群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不斷完善,已初步形成由國鐵干線、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組成的多層次交通網絡格局,在建和運營軌道交通里程已超過5400公里。

      今年5月,粵港澳大灣區最長城際鐵路貫通,形成了一條全長258公里的交通大動脈,自東向西連接了惠州、東莞、廣州、佛山、肇慶。“旅客搭乘城際鐵路與地鐵一樣便捷,實現隨到隨走,無需提前購票,出行時間更加靈活。”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車服中心主任工程師張巧說。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正崛起世界級機場群。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有7座運輸機場,航線四通八達。今年11月28日,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機場整體運力將增加50%,每年可處理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噸貨運量。

      “三跑道系統啟用,將在進一步增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的同時,讓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國際的能力如虎添翼!毕愀蹤C場管理局(機管局)署理行政總裁張李佳蕙說。

          “軟聯通”:“一國兩制”新實踐

      來自澳門的首批大灣區執業律師譚曉紅已在廣州南沙執業兩年多時間了。成為大灣區律師后,她的業務更忙了,時常往返于廣州、珠海、澳門等大灣區城市。譚曉紅說,希望可以發揮自身所長,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

      “一國、兩制、三法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顯著特點。近年來,內地與港澳在經濟社會領域良性聯動、優勢互補、發展共促,但在司法領域,三地民商事領域的法律規則和司法實踐都存在差異。

      司法規則銜接的前提,是司法從業人員深度交流與合作。截至今年9月,已經有近500名港澳法律人士取得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證書。他們往返于內地和港澳之間,不僅提供專業法律服務,也在不斷適應內地法律體系,融入本地生活。

      “近年來,內地與港澳司法協助、交流、研討、互鑒等活動不斷增多,有效促進三地增強法治認同、法治共識、法治互信。”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辜恩臻說。

      “灣區標準”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重要載體。2023年4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構建起“灣區標準”三地合作機制。

      目前,粵港澳以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點民生領域為切入點,已經共同公布了215項標準,涵蓋食品、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32個領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標準化處處長鄭文濤說:“我們以‘同一個灣區、同一個標準’為共同理念,不斷促進大灣區各類要素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灣區高質量發展。”

      2023年2月,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迎來了包括“港企貸”在內的30條金融改革創新舉措。

      “以前,我們在香港的公司經營記錄和信用記錄,無法用于支持在前海注冊的公司進行銀行貸款!备垌槪ㄉ钲冢﹪H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尤尊尼說,公司是一家入駐前海的港資企業,“港企貸”給像它們一樣的港資小微企業,提供了一條跨境融資新渠道。

      今年11月,首批207名香港工程師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工程專業職稱評價,取得內地相應工程專業的職稱資格。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寧漢豪說,首批試點工程專業的職稱評價順利完成,體現了國家對香港專業人士的支持和關愛,也能讓香港的專才更好地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今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共同簽署協議,在金融、電信、建筑、旅游等領域,進一步降低或取消對香港服務提供者的準入門檻。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說,這意味著更多香港專業人士可在內地取得執業資格。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堅定依靠改革、開放、創新,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如今,從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領域到跨境金融、合作查驗等專業領域,從人才跨境往來、車輛跨境通行、數據跨境流通到政務服務跨境合作……粵港澳三地持續擴大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覆蓋面,逐步打通大灣區居民關切的難點堵點。

          “心聯通”:打造“優質生活圈”

      “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去中山泡溫泉,從香港出發一個小時到澳門,再轉車到珠海特區,再過關轉到中山,從香港到中山要走接近一天時間,現在我帶孩子去中山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說,粵港澳大灣區改變了一代人的生活習慣。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年多來,大灣區不僅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更構筑了“優質生活圈”。

      走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政務服務中心,156個服務窗口可辦理20個部門的998項政務服務事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服務局副局長邱潤華說,政務服務中心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辦事跑動次數,便利了澳門居民來橫琴就業、生活、創業。

      今年9月,澳門企業真健康(廣東橫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公司創始人張昊任表示,自2023年公司總部正式搬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后,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11月30日,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開通;浉蹆傻嘏普站茸o車可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點對點通關轉運至香港指定公立醫院。此舉將大幅降低患者轉運通關時間,減少患者在轉運途中的風險。隨著大灣區醫療融合加快,“北上就醫”的港澳居民也日漸增多。

      “當前,廣東攜手港澳,以灣區人民健康需求為導向,以塑造健康灣區為目標,以醫療、人才、藥械三聯通為抓手,同頻共振、主動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劉利群說。

      據介紹,今年以來,粵港澳三地不斷深化醫療服務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持續打造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中的“健康灣區”藍圖正在加快塑造成形。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競爭力和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2023年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5年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為全球創新指數第二名。目前,大灣區研發投入強度超3.4%,研發經費投入、發明專利有效量、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主要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首位。

      隨著大灣區經濟、科技、文化、民生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正在不斷拓展新空間。

      目前,超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超過34萬人次,融合發展、共建灣區已成為三地居民的普遍共識。三地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斷增強。

      展望未來,粵港澳定能攜手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國際一流灣區。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播放 | 免费观看的av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 国产在线看片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 |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911av视频| 黄网免费看 | 九九亚洲精品 |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九九九久久国产免费 | 天天操天天干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无几年桃 | 日韩一二三区 | 深夜在线视频 |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久久人体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婚 | 99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 porn亚洲|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精品成人在线视频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羞羞视频在线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下载网址 |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 亚洲高清电影 | 综合久久亚洲 | 激情网站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久久久 | 人人爽视频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午夜视频在线看 | 国产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