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中文字幕_亚洲美女网站_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_aaa国产大片_国产一区2区_99热这里都是精品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21年專題區 > 百年奮斗路 百城訪初心 > 正文

2021年專題區

“西藏解放第一村”的滄桑巨變
更新時間:2021-5-10 16:32:44    來源:焦作日報



  崗托村舊照。 
 
 



  解放軍渡江資料圖片。 
 



 


  如今的崗托村全景。 
 
 




  如今的崗托村近景。

(本欄圖片均由昌都報社提供)
 
 
  

     
    
  “路通了,水通了,電通了,如今村里八成以上的家庭都有了汽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渡江打響“昌都戰役”的見證者、今年79歲的普巴老人,向來訪者敘說著崗托村的滄桑巨變。

  崗托是川藏兩省區交界處的咽喉要道,金沙江作為一條天然屏障,曾經阻擋了當地百姓走向富裕的腳步。隨著交通、通信等瓶頸問題的破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向東跨過金沙江,向西翻越矮拉山,包工程、跑運輸、開商店……抓住黨和國家大力建設西藏的大好機遇,共同書寫著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時代傳奇。

  “我第一次吃到的白米飯,

  是解放軍戰士做的”

  穿越金沙江,崗托村阿尼松欽山壁上的“西藏”兩個紅色大字赫然在目。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進軍西藏解放昌都,在崗托村渡過金沙江打響了“昌都戰役”第一槍,崗托村得到解放,這里成為西藏第一個升起五星紅旗的地方,崗托村也被譽為“西藏解放第一村”。“昌都戰役”掀開了昌都歷史嶄新的一頁,拉開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序幕。

  時隔71年,當年的情景,普巴老人仍然歷歷在目。

  “我們在睡覺,聽到槍聲就醒了。”當時僅8歲的普巴,還與父母住在山上的破房子里。

  十八軍戰士駐扎在村里,田野里搭起了很多帳篷。“慢慢地,我就和十八軍戰士們玩在一起。十八軍戰士還經常送東西給村民。我第一次吃到的白米飯,就是解放軍戰士做的。”

  后來,小普巴經常與村民們觀看十八軍放映的電影宣傳片,從中知道了毛主席,知道了北京,知道了國旗上紅色與五顆星的寓意。那時起,十八軍戰士們軍帽上的紅星,像種子一樣,植根在普巴心中。

  “全村人衣食無憂,

  這在舊西藏是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西藏解放第一村”崗托村已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正在積極打造AAAA級民俗休閑度假區。

  71年前的崗托村,和西藏其他地方一樣,群眾生活在黑暗的封建農奴制社會,絕大多數人是農奴。“我們一家是‘差巴’(為西藏地方政府和所屬農奴主支差的人,可簡單理解為普通農戶),住的房子都是很老舊的土坯房,一下雨就漏水。”普巴回憶說,崗托村解放后,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58歲的永紅,從1996年開始先后擔任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有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再加上大家埋頭苦干,2020年全村年人均純收入達12552元。”永紅說,現在全村人衣食無憂,生活幸福快樂,這在舊西藏是想都不敢想的。

  普巴告訴記者,他的4個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其中2個子女是公職人員。和普巴一樣,崗托村許多家庭培養出了大學生。崗托村選派第一書記薛偉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村里現有126戶593人,已畢業大學生25人,在校中小學生148人、大學生48人。

  “這分恩情,我們不會忘記”

  漫步崗托村,紅色歷史與文明氣息撲面而來。

  一棟棟獨具康巴特色的藏族傳統民居新穎別致,讓人眼前一亮。家家戶戶都是二層小樓,屋頂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

  曾多年擔任崗托村村委會主任的多嘎,見證了崗托村的歷史變遷。他感慨地說:“現在崗托村村民衣食無憂,生活有奔頭,這一切得益于插在村頭的五星紅旗啊!”

  每逢重大節慶,崗托村家家戶戶都會自發在屋頂換上嶄新的五星紅旗,以表達對黨的感恩和對祖國的熱愛。

  “這分恩情,我們不會忘記。”更換屋頂的國旗,也是普巴每個月一次的“儀式”。年事已高的普巴,腿腳大不如前,于是把農活交給了兒女,但唯獨爬上樓頂換國旗這件事,普巴堅持親力親為。

  “像當年解放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才取得進軍西藏的勝利一樣,我們崗托人這么多年來也不怕辛苦、不怕吃苦,緊緊抓住黨的好政策,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永紅說。

  崗托人傳承“老西藏精神”,正鉚足勁兒拼搏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記者 盧古質 次仁桑珠 魏健楠)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西藏解放第一村”的滄桑巨變
    2021-5-10 16:32:44    來源:焦作日報



      崗托村舊照。 
     
     



      解放軍渡江資料圖片。 
     



     


      如今的崗托村全景。 
     
     




      如今的崗托村近景。

    (本欄圖片均由昌都報社提供)
     
     
      

         
        
      “路通了,水通了,電通了,如今村里八成以上的家庭都有了汽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渡江打響“昌都戰役”的見證者、今年79歲的普巴老人,向來訪者敘說著崗托村的滄桑巨變。

      崗托是川藏兩省區交界處的咽喉要道,金沙江作為一條天然屏障,曾經阻擋了當地百姓走向富裕的腳步。隨著交通、通信等瓶頸問題的破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向東跨過金沙江,向西翻越矮拉山,包工程、跑運輸、開商店……抓住黨和國家大力建設西藏的大好機遇,共同書寫著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時代傳奇。

      “我第一次吃到的白米飯,

      是解放軍戰士做的”

      穿越金沙江,崗托村阿尼松欽山壁上的“西藏”兩個紅色大字赫然在目。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進軍西藏解放昌都,在崗托村渡過金沙江打響了“昌都戰役”第一槍,崗托村得到解放,這里成為西藏第一個升起五星紅旗的地方,崗托村也被譽為“西藏解放第一村”。“昌都戰役”掀開了昌都歷史嶄新的一頁,拉開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序幕。

      時隔71年,當年的情景,普巴老人仍然歷歷在目。

      “我們在睡覺,聽到槍聲就醒了。”當時僅8歲的普巴,還與父母住在山上的破房子里。

      十八軍戰士駐扎在村里,田野里搭起了很多帳篷。“慢慢地,我就和十八軍戰士們玩在一起。十八軍戰士還經常送東西給村民。我第一次吃到的白米飯,就是解放軍戰士做的。”

      后來,小普巴經常與村民們觀看十八軍放映的電影宣傳片,從中知道了毛主席,知道了北京,知道了國旗上紅色與五顆星的寓意。那時起,十八軍戰士們軍帽上的紅星,像種子一樣,植根在普巴心中。

      “全村人衣食無憂,

      這在舊西藏是想都不敢想的”

      如今,“西藏解放第一村”崗托村已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正在積極打造AAAA級民俗休閑度假區。

      71年前的崗托村,和西藏其他地方一樣,群眾生活在黑暗的封建農奴制社會,絕大多數人是農奴。“我們一家是‘差巴’(為西藏地方政府和所屬農奴主支差的人,可簡單理解為普通農戶),住的房子都是很老舊的土坯房,一下雨就漏水。”普巴回憶說,崗托村解放后,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58歲的永紅,從1996年開始先后擔任村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有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再加上大家埋頭苦干,2020年全村年人均純收入達12552元。”永紅說,現在全村人衣食無憂,生活幸福快樂,這在舊西藏是想都不敢想的。

      普巴告訴記者,他的4個子女都已成家立業,其中2個子女是公職人員。和普巴一樣,崗托村許多家庭培養出了大學生。崗托村選派第一書記薛偉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村里現有126戶593人,已畢業大學生25人,在校中小學生148人、大學生48人。

      “這分恩情,我們不會忘記”

      漫步崗托村,紅色歷史與文明氣息撲面而來。

      一棟棟獨具康巴特色的藏族傳統民居新穎別致,讓人眼前一亮。家家戶戶都是二層小樓,屋頂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

      曾多年擔任崗托村村委會主任的多嘎,見證了崗托村的歷史變遷。他感慨地說:“現在崗托村村民衣食無憂,生活有奔頭,這一切得益于插在村頭的五星紅旗啊!”

      每逢重大節慶,崗托村家家戶戶都會自發在屋頂換上嶄新的五星紅旗,以表達對黨的感恩和對祖國的熱愛。

      “這分恩情,我們不會忘記。”更換屋頂的國旗,也是普巴每個月一次的“儀式”。年事已高的普巴,腿腳大不如前,于是把農活交給了兒女,但唯獨爬上樓頂換國旗這件事,普巴堅持親力親為。

      “像當年解放軍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才取得進軍西藏的勝利一樣,我們崗托人這么多年來也不怕辛苦、不怕吃苦,緊緊抓住黨的好政策,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永紅說。

      崗托人傳承“老西藏精神”,正鉚足勁兒拼搏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記者 盧古質 次仁桑珠 魏健楠)

    文章編輯:劉佳 
     
    相關信息:
    短評始終不渝跟黨走
    從磨難中奮起的萬州力量
    不忘來時路 再鑄新輝煌
    宿州捷報續凱歌
    短評 根植人民走向新勝利
    紅色赤岸映照魚水深情
    魚水情深寫新篇
    紅色隴南書寫“初心答卷”
    短評 傳承紅色基因 汲取奮進力量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成人av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 6080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网站 | 国产一级片|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国产精品尤物麻豆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久久久久 | 青青久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99久久精品 | 中文日韩在线 | 在线一区| 久久不射电影网 | av免费网站 | 亚洲视频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av在线一区二区 | av软件在线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 九色网址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操操日|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 久综合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 日韩 | 毛片一卡 | 激情一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免费黄色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