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發展新質生產力,“小巨人”有大能量。
在咱焦作,有這樣一家企業。其標志性產品高溫空氣燃燒器,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超75%,獨占鰲頭。
她就是創立于2011年7月的金鑫恒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鑫恒拓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正邁向一流、乘“風”領跑,展現出新質生產力“生力軍”的潛質。13年間,金鑫恒拓已然發展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行業領軍企業,行業地位可見一斑。
發展新質生產力,“小巨人”有大能量。金鑫恒拓為國內4000余座工業爐窯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是寶武集團、中冶集團等行業大咖的戰略合作伙伴;擁有國家專利52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擁有國內領先科技成果8項,起草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0余項……在技術創新的路徑上,金鑫恒拓追光、乘風、逐綠,留下了一個個醒目路標和堅實足印,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追光”——創新為要,車間智慧,產業“煥”新
面向客戶,持續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而動。金鑫恒拓偌大的車間“罕見人跡”,自動碼垛機器人有條不紊工作,AGV無人叉車按程序行駛……
在金鑫恒拓,越來越多的科幻場景成為現實,生動詮釋著科技創新的無限可能和無窮魅力。
勇于挑戰,敢于創新。金鑫恒拓智慧車間在解決傳統工藝痛點的同時,實現了精益制造,確保生產工藝穩定,質量優良可靠。智慧車間從工藝設計到落成量產僅用時一年,是結合了金鑫恒拓多年對傳統工藝的理解以及客戶需求痛點而自主研究設計建設的。
在智慧車間中控室,金鑫恒拓副總經理陳煜說,這是“神經中樞”,控制著倉儲系統、智慧成型系統、AGV無人叉車系統以及燒成系統,采集生產數據,分析研判生產計劃。
智慧車間,智慧在何處?金鑫恒拓WMS\WCS倉儲管理和控制系統,集中設置料倉36組,骨料、粉料單獨輸送,智能系統可根據生產計劃,通過PLC下達自動完成補料任務,切換物料種類和規格,具有自動計量和統計功能,單次配料耗時不足5分鐘,較之傳統工藝效率提高50%以上,單機可以滿足多臺混碾機的配料,對于少量外加物料精準喂料,提高效率30%以上。
躍遷之道,要在創新。金鑫恒拓AGV無人叉車轉運系統,實現叉車無人化,全天24小時無間歇作業,自動歸位充電,運載能力每次3噸,激光導航、舵輪驅動,精度達到10毫米,最高運行速度每分鐘60米,提高效率一倍。AGV可根據混碾機工作情況和中控室指令,定時定點接送混碾合格物料到中轉區,根據壓機要料信號和中控室指令,自動轉運合格物料至壓機料倉。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才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活血脈、壯筋骨、強底氣,不斷從“高原”邁向“高峰”。金鑫恒拓全自動成型碼垛系統取消了人工操作,保證生產安全,滿足連續生產,系統通過自動檢測機,在實現半成品在線量化檢測的同時,可將飛邊掃除并蓋上產品標識,智能剔除不合格品,整個過程做到速度與質量的完美統一。
找準定位、專注主業、精耕細作,金鑫恒拓在風口產業鏈上實現“內生增長”。目前,金鑫恒拓有科研人員90余名,其中博士6名、高級工程師12名、碩士12名。金鑫恒拓與武漢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以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攻堅克難的能力如虎添翼。
“乘風”——創新為基,以質為本,產品一流
新質生產力不是拋棄傳統產業,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先立后破”。也就是說,對照新的發展趨勢,金鑫恒拓走出了專精特新的新路子。
金鑫恒拓董事長薛鴻雁說,他想做的企業,不見得規模有多大,但一定要在某個領域深耕,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是精益求精、無可替代,要受到業界的尊敬。
之于產品質量,薛鴻雁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一手創建的金鑫恒拓,2011年成立之初就嚴控產品質量,2013年就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14年通過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多項認證。
會創新,敢投入。金鑫恒拓投入巨資打造了企業技術中心,目前該中心為河南省級工業爐窯工程技術中心,擁有全自動膨脹儀、平板導熱儀、荷軟測試儀、抗熱震試驗機、重燒試驗爐、高溫抗折機等各種耐火原料及制品的實驗、檢測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鑫恒拓還購買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衍射儀、熒光分析儀等先進設備,建成了世界上一流的實驗室,更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員科研水平,全方位多維度保障了研發人員高效出成果。
投入和心思花在哪里,收獲就會在哪里。目前,金鑫恒拓的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良,多次送北京冶建院、洛耐院、鞍山焦耐院、上海寶冶等多家有國家耐火材料檢測資質的檢測中心檢驗,送檢合格率均為100%。
專精特新企業擁有獨特的產品,往往看似毫不起眼,但以專注鑄專長,憑深耕得優勢,靠配套強產業,用創新贏市場,在各自的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甚至成為隱形冠軍。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專精特新日益成為中小企業成長的路標。
對于工業基因強大的焦作來說,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的重要一環,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逐綠”——創新為本,綠色發展,底色更亮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綠色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傳統的耐火企業是資源消耗性企業,對資源依賴性強,對環境污染較大。如果不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不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企業就很難健康持續做大做強。”薛鴻雁說,金鑫恒拓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倡導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綠色發展。
2024年1月5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綠色制造示范企業評審工作,經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金鑫恒拓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這些年來,金鑫恒拓緊扣發展脈搏,積極響應國家低碳發展理念,持續踐行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在節能、環保、綠色、長壽命耐火材料方面積極探索創新,立志將傳統耐高溫材料“制造業”打造成擁有獨立發明專利的智能制造工廠,當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方面的標桿企業。
金鑫恒拓在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固廢處理用耐材”和“鋰電新能源用耐材”所取得的核心成果,實現了“補短板”“填空白”。其中,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固廢熔融氣化技術”所用關鍵設備“熔融氣化爐”由該公司提供。該項目于2021年在北京取得工業化成功應用,并代表中國先進制造技術向國內外展示,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
金鑫恒拓的拳頭產品高溫空氣燃燒器,采用蓄熱式結構,由陶瓷蜂窩體、擋磚、燒嘴和箱體組成,通過高蓄能陶瓷蜂窩體的蓄熱與換熱,高溫空氣燃燒器可節省能源達35%,降低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排放70%以上,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
瞻望前路,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仍然任重道遠,還有不少難關險隘需要攻克。金鑫恒拓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堅定“苦戰能過關”的信心、激發“千軍萬馬齊踴躍”的活力,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必將日益強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是許多“從0到1”突破不斷涌現的過程。在這條新賽道上,企業作為最活躍的創新力量,亦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主體。
號角已經吹響,奮斗正當其時。金鑫恒拓猶如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蘊含著無窮力量。創新、奉獻、進取、共贏,金鑫恒拓一直秉承。金鑫恒拓將持續提升科技“原創力”和成果“轉化力”,以科技創新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踏著潮流,逐浪時代,脫穎而出,驚艷世界,為焦作經濟注入新的動能。
(記者 孫國利 詹長松 翟倩倩)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發展新質生產力,“小巨人”有大能量。
在咱焦作,有這樣一家企業。其標志性產品高溫空氣燃燒器,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超75%,獨占鰲頭。
她就是創立于2011年7月的金鑫恒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鑫恒拓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正邁向一流、乘“風”領跑,展現出新質生產力“生力軍”的潛質。13年間,金鑫恒拓已然發展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省行業領軍企業,行業地位可見一斑。
發展新質生產力,“小巨人”有大能量。金鑫恒拓為國內4000余座工業爐窯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是寶武集團、中冶集團等行業大咖的戰略合作伙伴;擁有國家專利52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擁有國內領先科技成果8項,起草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0余項……在技術創新的路徑上,金鑫恒拓追光、乘風、逐綠,留下了一個個醒目路標和堅實足印,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追光”——創新為要,車間智慧,產業“煥”新
面向客戶,持續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向“新”而動。金鑫恒拓偌大的車間“罕見人跡”,自動碼垛機器人有條不紊工作,AGV無人叉車按程序行駛……
在金鑫恒拓,越來越多的科幻場景成為現實,生動詮釋著科技創新的無限可能和無窮魅力。
勇于挑戰,敢于創新。金鑫恒拓智慧車間在解決傳統工藝痛點的同時,實現了精益制造,確保生產工藝穩定,質量優良可靠。智慧車間從工藝設計到落成量產僅用時一年,是結合了金鑫恒拓多年對傳統工藝的理解以及客戶需求痛點而自主研究設計建設的。
在智慧車間中控室,金鑫恒拓副總經理陳煜說,這是“神經中樞”,控制著倉儲系統、智慧成型系統、AGV無人叉車系統以及燒成系統,采集生產數據,分析研判生產計劃。
智慧車間,智慧在何處?金鑫恒拓WMS\WCS倉儲管理和控制系統,集中設置料倉36組,骨料、粉料單獨輸送,智能系統可根據生產計劃,通過PLC下達自動完成補料任務,切換物料種類和規格,具有自動計量和統計功能,單次配料耗時不足5分鐘,較之傳統工藝效率提高50%以上,單機可以滿足多臺混碾機的配料,對于少量外加物料精準喂料,提高效率30%以上。
躍遷之道,要在創新。金鑫恒拓AGV無人叉車轉運系統,實現叉車無人化,全天24小時無間歇作業,自動歸位充電,運載能力每次3噸,激光導航、舵輪驅動,精度達到10毫米,最高運行速度每分鐘60米,提高效率一倍。AGV可根據混碾機工作情況和中控室指令,定時定點接送混碾合格物料到中轉區,根據壓機要料信號和中控室指令,自動轉運合格物料至壓機料倉。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才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活血脈、壯筋骨、強底氣,不斷從“高原”邁向“高峰”。金鑫恒拓全自動成型碼垛系統取消了人工操作,保證生產安全,滿足連續生產,系統通過自動檢測機,在實現半成品在線量化檢測的同時,可將飛邊掃除并蓋上產品標識,智能剔除不合格品,整個過程做到速度與質量的完美統一。
找準定位、專注主業、精耕細作,金鑫恒拓在風口產業鏈上實現“內生增長”。目前,金鑫恒拓有科研人員90余名,其中博士6名、高級工程師12名、碩士12名。金鑫恒拓與武漢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以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攻堅克難的能力如虎添翼。
“乘風”——創新為基,以質為本,產品一流
新質生產力不是拋棄傳統產業,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先立后破”。也就是說,對照新的發展趨勢,金鑫恒拓走出了專精特新的新路子。
金鑫恒拓董事長薛鴻雁說,他想做的企業,不見得規模有多大,但一定要在某個領域深耕,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須是精益求精、無可替代,要受到業界的尊敬。
之于產品質量,薛鴻雁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一手創建的金鑫恒拓,2011年成立之初就嚴控產品質量,2013年就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14年通過了“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多項認證。
會創新,敢投入。金鑫恒拓投入巨資打造了企業技術中心,目前該中心為河南省級工業爐窯工程技術中心,擁有全自動膨脹儀、平板導熱儀、荷軟測試儀、抗熱震試驗機、重燒試驗爐、高溫抗折機等各種耐火原料及制品的實驗、檢測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鑫恒拓還購買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衍射儀、熒光分析儀等先進設備,建成了世界上一流的實驗室,更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員科研水平,全方位多維度保障了研發人員高效出成果。
投入和心思花在哪里,收獲就會在哪里。目前,金鑫恒拓的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良,多次送北京冶建院、洛耐院、鞍山焦耐院、上海寶冶等多家有國家耐火材料檢測資質的檢測中心檢驗,送檢合格率均為100%。
專精特新企業擁有獨特的產品,往往看似毫不起眼,但以專注鑄專長,憑深耕得優勢,靠配套強產業,用創新贏市場,在各自的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甚至成為隱形冠軍。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專精特新日益成為中小企業成長的路標。
對于工業基因強大的焦作來說,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都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的重要一環,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逐綠”——創新為本,綠色發展,底色更亮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綠色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傳統的耐火企業是資源消耗性企業,對資源依賴性強,對環境污染較大。如果不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不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企業就很難健康持續做大做強。”薛鴻雁說,金鑫恒拓始終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倡導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綠色發展。
2024年1月5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綠色制造示范企業評審工作,經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推薦及專家評審,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金鑫恒拓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這些年來,金鑫恒拓緊扣發展脈搏,積極響應國家低碳發展理念,持續踐行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在節能、環保、綠色、長壽命耐火材料方面積極探索創新,立志將傳統耐高溫材料“制造業”打造成擁有獨立發明專利的智能制造工廠,當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方面的標桿企業。
金鑫恒拓在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固廢處理用耐材”和“鋰電新能源用耐材”所取得的核心成果,實現了“補短板”“填空白”。其中,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固廢熔融氣化技術”所用關鍵設備“熔融氣化爐”由該公司提供。該項目于2021年在北京取得工業化成功應用,并代表中國先進制造技術向國內外展示,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
金鑫恒拓的拳頭產品高溫空氣燃燒器,采用蓄熱式結構,由陶瓷蜂窩體、擋磚、燒嘴和箱體組成,通過高蓄能陶瓷蜂窩體的蓄熱與換熱,高溫空氣燃燒器可節省能源達35%,降低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排放70%以上,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
瞻望前路,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仍然任重道遠,還有不少難關險隘需要攻克。金鑫恒拓保持“十年磨一劍”的定力、堅定“苦戰能過關”的信心、激發“千軍萬馬齊踴躍”的活力,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必將日益強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是許多“從0到1”突破不斷涌現的過程。在這條新賽道上,企業作為最活躍的創新力量,亦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主體。
號角已經吹響,奮斗正當其時。金鑫恒拓猶如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蘊含著無窮力量。創新、奉獻、進取、共贏,金鑫恒拓一直秉承。金鑫恒拓將持續提升科技“原創力”和成果“轉化力”,以科技創新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踏著潮流,逐浪時代,脫穎而出,驚艷世界,為焦作經濟注入新的動能。
(記者 孫國利 詹長松 翟倩倩)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